2017年12月26日 08:43閱讀數💛:11664
1997-2017,二十年來,一批又一批的MBA校友從東華校園走出📩,在社會這個大舞臺上盡情施展才華,開拓自己的事業宏圖。今天,2004級MBA校友嚴衛國先生返回母校,為我們分享了他的創業經歷🔟。
嚴衛國🐇,潤吧雲“雙創服務平臺”創始人,著有《誰剃光了企業的利潤——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之路》、《扭轉公司盈利困局的第一堂課》、《互聯網+企業 重構8大運營體系的模式和方法》等作。
讀MBA的初心是,做成功的職業經理人
進摩鑫平台讀MBA之前👨🏻🦯🤷🏽♀️,我在中國石化下屬的大型國有企業工作,做過工程師🫳🏼🩳,也做過團委書記𓀜📍。離開國企的時候,我希望能找到更好的職業發展路徑👍🏿,成為一名優秀的CEO。要實現這樣一個目標,顯然,我的專業積累和職業背景都是不夠的。摩鑫平台MBA的學習經歷🗯,對我來說挺重要的。在東華學習期間♔,我系統學習了各門課程💇,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。
同時🤢,在學習過程中,我發現👆🏼,學校裏學到的理論體系必須經過一個實踐的過程,才能轉化為對企業有用的管理工具🏨🏯。所以從第二個學期開始,我充分利用業余時間🧑🏼🔧🧑🏼🎓,在咨詢公司兼職,彌補自己的專業短板。當時,能去一天就工作一天🚅,不能去一天就工作半天,每天都處在“企業調研、訪談、資料整理🦹🏻♀️、專家請教”的緊張忙碌中,晚上我會花大量的時間給企業寫咨詢報告。在一年半的時間裏,我有幸參與或主導了旭輝集團、上廣電、上海電纜研究所等三個咨詢項目,從人力資源的集團組織結構設計♜💂🏼、崗位說明書編寫,到流程重組、薪酬設計⚽️、崗位評估、績效管理體系設計,再到財務分析、盈利能力提升方案的製定,我快速熟悉和掌握了人力資源及財務分析的各種工具。
畢業後,我又進入另外一家知名的營銷咨詢公司🧜🏿♀️,工作了5年。從大客戶營銷,到渠道營銷、電子商務,我先後主持和參與了40多個知名企業項目,這些項目橫跨20多個行業,為此我跑遍了全國市場,從一個咨詢新手,成為咨詢行業的能手。就這樣👈🏼,我補全了專業短板,完成了企業運營理論與實踐的融合。
優秀的MBA必須做好三個積累🙎🏻:“知識+工具+實戰操盤”
學好了理論知識👩🏽🦰,又掌握了咨詢工具後,我決定朝著CEO這個方向發展。於是我到浙江臺州的一家民營製造企業擔任副總兼營銷總監。離開上海的家🍅,我來到玉環的一個小縣城🤱🏿,在那裏工作了兩年多。在我看來,如果說,讀MBA是系統的學習工商企業管理的理論知識的話📹,那麽做咨詢就是掌握各種企業管理工具。有了理論🧑🏼🏭,不會使用工具,很難有產出;有了工具🐖💃🏻,不進行實戰操盤🎩,很難真正地融會貫通☝🏻🔎。實戰操盤需要系統地考慮影響企業的各種因素🫘,整合資源,科學地做出決策,達成發展目標。這時候,考驗更多的是決策力、製定戰略的能力⏭、帶領團隊實現共同目標的執著🧑🏿🚀。
所以,我認為,一個優秀的MBA,不僅需要打好理論基礎,更要掌握各種應用工具,積累操盤的實戰經驗👩🦱。只有這樣,才能真正承擔責任。我就是這樣🧑🏼🎄,一步步提升自己的綜合管理能力,也為未來創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。”
創業必須具備兩個條件𓀌:要麽外部有資源,要麽內部有核心競爭力
我在摩鑫平台學習時感受到很濃厚的創業氛圍🤘🏼,那時候🏙,學校給我們開設了不少創業課程,身邊也有許多學長在創業。但我記得最清楚的是💇🏽,康輝醫療CEO楊利波的講座👨🎨。楊總從美國強生公司回國的時候👩🦽➡️👨,有一個夢想😎,他認為美國80年代的醫療狀況就是中國2000年的醫療狀況。他希望在中國找到一家民營企業,經過他和團隊的改造後,能快速實現上市,進入國際市場。於是,回國後,他逐一找國內排名前十的民企溝通,希望老板授權給他,由他組建團隊,把公司做上市🈲。後來,他在常州實現了夢想🧗🏼♂️,帶領康輝醫療成功在美國上市!
楊利波總經理分享了一個觀點🐎🤳🏼:如果你想要創業🩺,你必須想清楚自己是否具備兩個條件的其中之一,或者兩個條件都具備:是否外部有資源💂🏿♀️♔?是否內部有核心競爭力?一個是外部資源,一個是內核條件🕯。他說,如果兩個條件都具備🗻,創業比較容易成功🔂;如果兩個條件都不具備,創業很難🚵🏿♂️。
在學校期間,我覺得自己兩個條件都不具備。因此🧑🦱,畢業後我告訴自己,不能盲目創業!要把積累的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逐漸轉化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,再去思考創業途徑𓀔👃🏿。
從零開始,打造獨特商業模式
“10年國企工作經驗+2年MBA+6年企業咨詢+2年多民企高管”的經歷後👰🏼,2012年3月🏑,我回到上海,開始創業🧎。
在我看來,咨詢是靠專業吃飯,要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去打磨,對資源的依賴性較強✊🏽,因此,不具備資本價值👩🏿🦲,企業難以做大!純粹的製造業👌🏽,不具備技術條件。所以𓀈🧑🏿🎤,我選擇把企業服務的經驗全部移到互聯網上,轉化為產品來服務企業👨🏻🦱。就這樣,我們開始了艱苦的互聯網產品開發過程!
“大眾創新、萬眾創業”的號角吹響後,我們發現,政府扶持企業的政策有很多,但80%的扶持政策企業不知道👲🏽。政府政策製定部門每製定一項政策,都需要一個鎮一個鎮進行宣講♣️,成本很高。同時🧜🏻,政府部門製定政策的時候🧛🏿,因為不知道有多少企業符合條件🔤,因此,很難估算具體要花費的財政資金🛸。發現這個信息不對稱後,我們就開始開發政策智能匹配器。沒有想到的是🚵🏼♀️,看似非常簡單的一件事情,研發團隊卻花費了2年多時間🈲,其中的辛勞自不用說。但可喜的是🙇♂️,如今這套系統已經被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服務中心采用🌱,正式在全上海市進行推廣。
在第一個產品打開市場後,我們很快研發出了一系列產品,包括企業雲服務平臺👰🏼♂️、政府政策服務平臺🥅🙅🏽♂️、智慧園區平臺等,為政府、園區🦧🩹、服務商和企業搭建了橋梁🧎🏻♀️,積累了第一批客戶。
6年的創業歷程雖然艱辛,但摩鑫平台的MBA校友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外部資源。每一個產品的推出都有我們校友相助的印記🛟!
東華MBA有著深厚的底蘊, 5000多名畢業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!
寄語東華,校友聯動
在大眾創新🧓、萬眾創業的“雙創時代”👩🏼🔬🌹,我認為,具備外部資源或內部條件的校友們,可以大膽創業👰♂️。據說,摩鑫平台MBA學生是上海各高校學生中創業比例最高的。因此,我建議,MBA辦學可以充分考慮學生的訴求,用互聯網的語言來說👩🏽🦰,就是給用戶(MBA學員)畫像,把用戶的核心訴求找出來,圍繞學生求學的初心🤼♀️,打造“理論學習—工具應用—實戰操盤”的服務鏈條🍝,整合校內外資源,放開搞活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,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,幫助一批學生創業成功,MBA教育就一定能取得更好的發展🧑🏿🏭!
我祝願東華MBA教育越辦越好,也希望未來東華能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。希望東華MBA畢業的校友更多互動👨🏿💼🙇🏽♀️,MBA的圈子真正轉起來!
撰稿 李振宇 王麗超